MENU

2018世界杯主题曲|德国 世界杯|188建站世界杯主题网站站|188jianzhan.com

世界盃小組賽首輪,為什麼巴西隊會被瑞士隊逼平?如何解讀裁判的判罰?

從巴西隊瑞士這一場比賽,可以看出VAR影片裁判引入之後出現的弊病。

先說比賽本身。俄羅斯世界盃最顯著的特點,就是比賽雙方為了獲勝,在開賽後的極短時間內,就把比賽強度提升到頂點。包括攻守兩端的有效奔跑、單兵拼搶、區域性兩三人的擠壓式防守、整體防守的協同性、犯規的程度,全部被強化。

而瑞士隊正是這樣做的,不然他們在個人和整體技戰術的天花板太低,完全無法逼平巴西隊。而逼平一球,是因為禁區內推人犯規沒有被VAR影片裁判判罰。下圖就是祖貝爾推開了米蘭達之後頭球破門。

依靠強有力甚至十分粗野的防守質量,瑞士人在場上踢得很硬朗,而且在本方三十米區域對內馬爾進行重點看管,不惜採用各種犯規手段阻值他的突破。最典型的就是瑞士隊長利希施泰納,他因為在第31分鐘背後拉倒內馬爾吃到黃牌。

本場比賽,內馬爾一共10次遭到對手犯規,成為近20年來世界盃單場被犯規次數最多的球員,僅次於1998年世界盃的英格蘭隊隊長阿蘭·希勒(單場被對手11次犯規)。巴西全隊抱怨對手的伐木戰術是有理由的。在利希施泰納之外,瑞士隊10號扎卡、11號貝赫拉米、22號舍爾紛紛對內馬爾施以暗算。

除了拉拽球衣,瑞士隊攀肩膀、鎖喉功、踩腳、下絆子、頂腿等小動作層出不窮。問題的關鍵在於,拉拽球衣不會導致球員受傷,踩腳等陰招,是實質性的傷害。

平心而論,內馬爾的突破對瑞士隊的防線來說,的確殺傷性很強,然而得不到隊友的支援,以及被頻繁犯規組織,巴西隊的前場進攻,也變得支離破碎。

巴西2002和2006世界盃國腳裡卡迪尼奧認為,內馬爾試圖透過一己之力改變比賽結果的做法並不妥:“他28次突破,失敗了14次,他遭遇到了很多犯規,但這些犯規地點都在中場,離禁區太遠了。”

的確如此,瑞士隊將內馬爾的突破扼殺在中圈、本方三十米區域中段,距離球門太遠,獲得的多次任意球,無論射門還是傳球,瑞士人構築的防線總能輕鬆化解。此外,內馬爾沒有根據場上的局面改變自己的踢法,巴西隊首發三中場,是卡塞米羅(60分鐘被費爾南迪尼奧換下)、保利尼奧(67分鐘被奧古斯托換下)、庫蒂尼奧,後兩人穩固中場防守,部分串聯前場,而庫蒂尼奧和威廉、內馬爾的聯絡,都不足以調動瑞士隊的兩條防線出現破綻。使得熱蘇斯就很難在兩條防線當中覓得良機。

當然,在1:0和1:1的時間段裡,巴西隊的狀態和比賽強度明顯比不上瑞士隊,特別是中場組織質量下降,沒有依靠整體的力量去完成比賽。蒂託因此換上奧古斯托和費爾南迪尼奧,但沒有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。

另一個因素就是VAR裁判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。祖貝爾推開了米蘭達之後頭球衝頂扳平比分,巴西隊隊員沒有進行足夠的申訴,而當值主裁判竟然也沒有和影片裁判組進行足夠的溝通。此外,熱蘇斯在禁區內被犯規,本應判罰點球,而VAR影片裁判對此也沒有正確而及時的反饋。

有了影片裁判之後,主裁判本來應該對敏感的犯規進行慎重而準確的判罰,確保比賽的公正性,然而這場比賽,主裁判沒有一次跑到場地邊觀看影片回放,這對巴西隊來說的確是不公平的。

Copyright © 2022 2018世界杯主题曲|德国 世界杯|188建站世界杯主题网站站|188jianzhan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