汤姆斯杯来源于一位英国的男子羽毛球运动员乔治·汤姆斯,他曾在全英羽毛球锦标赛夺得单打、男双与混双获得总计21个冠军。1934年,国际羽毛球联合会成立时,乔治·汤姆斯成为首任主席。1939年,汤姆斯认为全球的男子团体赛发展已经成熟,可以进一步发展,故此建立了三年一度的汤姆斯杯,并打算于1941年举行第一届汤姆斯杯羽毛球赛,但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被延迟举行。
1949年,第一届汤姆斯杯羽毛球赛在英格兰普雷斯顿举行,最终由马来亚击败丹麦,成为首届冠军。汤姆斯杯在举办第12届时对赛制进行大革新,赛事由本来的三年一度改成两年一度,以往一场对赛需要耗时两天减为一天,9战5胜的赛制缩短至5战3胜,5场单打与4场双打则改为3场的单打与两场的双打。
2008年,韩国在半决赛以3-0的成绩打败印尼,首次进入决赛,最终以1-3不敌中国。2014年,日本在半决赛以3-0的成绩打败中国,首次进入决赛,最终以3-2击败马来西亚夺冠[1]。
自第一届汤姆斯杯举办以来,冠军一直由印尼、中国及马来西亚垄断。至2014年前,印尼一共13度夺得冠军、马来西亚(包括马来亚)5次赢得冠军,而中国也曾9度封王。垄断局面一直维持到2014年的第28届汤姆斯杯由日本夺冠后终结。直到2016年的第29届汤姆斯杯时,丹麦打破汤姆斯杯冠军由亚洲国家垄断的局面,而在此前丹麦队曾经8次进入决赛,但都输给亚洲球队,最终在2016年击败印尼首次夺得冠军,成为首支非亚洲国家冠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