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25日,河南宜阳。第十三届全运会飞碟男子双多向赛后新闻发布会,获得冠亚季军的胡斌渊、潘强和杨铱洋依次而坐。三位运动员是当仁不让的主角,但到了提问环节,还是有好几位记者都把问题抛给了坐在潘强身边的张永杰。
男子多向比赛结束后,张永杰的身份就从队员变成了教练,在场边指导两位爱徒潘强和齐迎。最终,潘强名列第二。赛后,张永杰和爱徒一起领奖。这极有可能是他们最后一次登上男子双多向的领奖台,因为东京奥运会不再设置男子飞碟双多向,全运会也取消了这个项目。组委会让教练与队员一起领奖并参加新闻发布会,是个非常暖心的安排。没想到,张永杰的风采竞丝毫不亚于运动员,再细想一下,也很正常——张永杰已经49岁,在所有参赛运动员中年龄最大,他参加了八届全运会……在人们眼中,他早已成为传奇。1987年,年仅19岁的张永杰第一次参赛,就夺得了六运会冠军。此后,他又在八运会和十二运会上夺得金牌。三十年间,他八次参加全运会,获得了3金1银1铜2个第四和1个第五。尤其是第十二届全运会,张永杰在雨中上演大逆转,泪洒赛场,成为全运会历史上的经典镜头,也是他最难忘的经历。
“八次参赛,全部进入前六,我为自己感到骄傲。”张永杰说。
下一届还打不打?打完多向比赛后,这个问题张永杰已不知回答了多少次。男子双多向赛后新闻发布会,又有记者问到了这个问题。张永杰有些纠结,身体已经给他拉响了警报,“非常煎熬,感觉有些力不从心了。”张永杰在谈到比赛感受时说。预赛,张永杰排名第二。到了决赛,在高温酷热中炙烤了两天,张永杰的体能和精力明显有些跟不上了,最终获得第五。“年龄大了,反应确实慢了,最后靶子都看不太清楚了。”
爱徒参加双多向比赛,张永杰在几个赛场间来回穿梭,不时在手里的小本子上认真记录着,因为比赛时暴晒而发红的脖子稍稍恢复了颜色,但身体尚未从疲惫中恢复过来,“浑身发软,有些恍惚,有点中暑的感觉,现在还是很累。”
张永杰自己觉得力不从心了,可很多人都希望“老枪传奇”能够继续。还没等张永杰开口,徒弟潘强就抢着回答:“还打。”其实,究竟还打不打,张永杰看重的不是自己的身体状况,而是队伍的需要,“只要队伍需要,我还会继续坚持。”上届全运会夺冠后,张永杰就表示不打了,可他依然站在了第十三届全运会的赛场。他说,人生的竞赛永远没有终点,这把“老枪”的未来还有无限可能。
责任编辑: 傅欣迎
打开大众日报客户端阅读全文